近年来,一些餐厅里陈列着五颜六色、装满“细沙”的瓶子,或是厨师现场烹调,使用这些“网红盐”来调味。他们声称这是产自世界各地的盐,因为“更好看,甚至形态各异,含有矿物质,口感更特别”,价格普遍高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盐,有的甚至要贵上数十倍。名头也是五花八门,比如有喜马拉雅粉盐、波斯蓝盐、夏威夷黑盐等。

既然“网红盐”也是盐,就具有盐的基本功能,不仅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,也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。而一旦盐摄入过多,就可能增加高血压、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。减盐早已被列为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干预措施之一。有研究表明,高血压患者将钠盐的每日摄入量控制在不超过6克,就能产生收缩压下降2~8毫米汞柱的效果。

“网红盐”容易让人忽视其盐的本质属性,在不知不觉中摄入更多的盐。所以,“网红盐”也需要限量摄入,遵照建议量管理好日常饮食。
严格来说,影响身体健康的是食盐中的钠,所以减盐的主要目标是减钠,成人每日钠的摄入量应不超过2克。在食用“网红盐”时,首先要明确所购“网红盐”中钠的具体含量,然后结合家庭含盐调味品,如酱油、鸡精、味精、蚝油等使用习惯,尽可能将“网红盐”的钠量与含盐调味品中的钠量控制在2克以内。

此外,在外就餐时,即使商家宣称使用的是“网红盐”,也要主动要求少放盐。在超市购物时,注意查看配料表,即使是“网红盐”,也要对比营养成分表中钠的含量,做到同类食品选择钠含量相对低的进行购买。